在光明科学城举行
记者从光明区住房和建设局获悉,开展观摩活动的长圳片区预制式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开创性提出“可拆卸、可周转、可重复利用”理念,应用中建海龙独创的螺杆套筒连接系统专利技术,在快速建造、绿色建造等方面彰显优势,正是光明区高质量完成深圳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任务、以新型建造方式助力加快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又一示范性力作。(来源:深圳特区报)

1、将长圳片区预制式学校打造成智能绿色建造典范
作为光明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长圳片区预制学校项目建设备受各界瞩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小学42个班、幼儿园12个班、运动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建成后将满足小学1890人、幼儿园360人的教育需求。(此工程是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海建筑有限公司及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EPC总承包单位。)
长圳片区预制式学校
(图源:深圳新闻网)
模块化集成建造
据了解,该项目开创性提出“可拆卸、可周转、可重复利用”的绿色建造理念,采用模块化集成建造技术,相比传统建造方式,建造工期减少近三分之二,只有不足9个月时间;节省70%的现场用工量,减少75%以上的建筑垃圾和25%以上的材料浪费,彰显出在快速建造、绿色建造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
全周期智能建造解决方案
同时,项目采用了全周期智能建造解决方案,实现了设计端BIM、工厂端MES系统和施工端C-SMART系统的数据联动,向光明区乃至全社会呈现了现代建筑业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的新形象。本次观摩项目采用了钢结构模块化集成建筑施工技术、全预制混凝土框架、装饰装修一体化设计等技术体系,以101分的高分通过装配式技术评审。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文:深圳光明打造新型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2、深圳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有4个落户光明
自2022年10月底,深圳入选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后,已经有24个项目纳入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其中有4个落户光明,长圳片区预制式学校项目就是试点项目之一,另外三个项目分别为薯田埔第三学校、合水口学校、荣胜小学建设工程。
其中,荣胜小学、长圳片区预制式学校项目为全区首批模块化学校类建筑,采用了钢结构Mic模块化技术,为保障学位供给,实际工期不足9个月,充分体现了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钢结构模块化建设高效率施工的特点。
3、开启绿色低碳建设的“光明模式”
2023年最新出台的《深圳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提出,要用制造业思维革新建造体系,围绕建筑产品对建筑行业产业链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大力推广模块化建筑推动建筑实现“产品化”交付,真正做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
例如,库马克大厦是华南地区第一栋装配式钢结构高层建筑、广东省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装配率达92.1%。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该大厦节约混凝土材料57.7%、节约脚手架91%、节约模板100%,节能环保效益突出。另外,光明区长圳保障性住房项目(凤凰英荟城)获评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荣获广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BIM一体化协同设计等7项关键技术国家示范工程。
深圳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共有24个,其中4个落户光明,这次观摩活动中的长圳片区预制式学校项目就是其中之一。项目使用钢结构模块化建造,具有安装效率高、工期短、模块重复利用率高等优势,可以说在智能建造方面展现出了很高的技术创新水平。
近年来,深圳市高度重视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建筑业,加快推动向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深圳市一直致力于打造智慧建造、绿色建筑为一体的“深圳品牌”。光明区从积极贯彻落实深圳装配式建筑高质量落地的工作部署,到积极探索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为深圳市建筑行业树立了良好典范。讯大网相信,随着全市装配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圳在智能建造行业的发展有望达到全国领先。
本文来源:深圳特区报及网络(作者:王奋强)。免责声明:引用会标注来源,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讯大网--建筑产业知名品牌及全产业链平台
海量建筑行业数据资源·关注创新产品·灵活机动供应商库
点击访问讯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