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8月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通讯员 焦慧茹)7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北京举行。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总工会共推荐13项创新成果亮相广东省总工会展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工作室联盟展区,展示的创新成果实物展品占全省展品五分之一以上,为全省各地市之最。
广东省总工会展区展示的创新成果包括南粤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中华带来的“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表,南粤工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王世祥的电磁式PT/CT二次中性线状态检修智能检测仪,鹏城工匠高峰的智能CTP印版测量仪模型,“深圳工匠”培育对象李向军的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及陈腾彪的基于无人机及4G、5G通讯户外电缆终端局放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此外还有其他优秀职工创新成果,如金欢的单分子基因测序仪Genocare1600以及王建涛的发电机转子多功能试验模拟器和RSO试验模拟器。周创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腾讯AI音乐也通过视频展示方式参展。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工作室联盟展区展示的创新成果包括朱早孙劳模创新工作室的3D打印技术模型、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的柔性可变性OLED电视65W82。此外,深圳海关陈芳创新工作室也在大会现场展示了工作室创新成果和经验。
除实物、图文、视频展示外,大会现场还介绍了“深圳工匠”培育计划成果。深圳市总工会自2021年启动“深圳工匠”培育计划以来,已将552名技能人才纳入“深圳工匠”培育对象,并推动“宝安大工匠”“南山区十大创新工匠”“光明科学城杰出工匠”等区级工匠认定及评选工作,与南粤工匠、鹏城工匠评选活动联动,搭建省-市-区立体化的工匠培育体系。此外,从2013年开始,深圳市总工会便积极推动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创建各级创新工作室2096家,累计完成创新攻关项目近5万个,取得专利成果超5万件,培训职工约500万人次。
讯大网解读:
本次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匠人及其创新成果,作为制造业大市的深圳,共有13项创新成果参展,占到全省展品的五分之一以上,充分展现了深圳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的风采。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中国制造的领军城市之一。近年来,深圳通过实施“深圳工匠”培育计划,大力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匠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项目。此次参展的大国工匠们正是这些优秀的代表,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和卓越的才能,推动着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发展。
在创新成果的展示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成果。例如,刘中华带来的“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表,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的柔性可变性OLED电视65W82等。这些深圳工匠们的杰作,展示了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具备的潜力和实力。深圳应继续发挥身为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加大对创新人才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推出更多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通讯员 焦慧茹)。免责声明:引用会标注来源,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讯大网--建筑产业知名品牌及全产业链平台
海量建筑行业数据资源·关注创新产品·灵活机动供应商库
点击访问讯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