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成后航拍图
项目进展:已竣工交付
全面复通后的第一批旅客往来顺畅,秩序井然。口岸各相关部门显然为此次全面通关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不少旅客表示,此次全面恢复通关,势必为深港“双城生活”注入更多的新期待与新活力。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最新数据,全面“通关”后的6天里,内地访客数量逐日递增,共约19.3万人次,单是周六(2月11日)便有近5万人次。
皇岗口岸作为深圳唯一一个365天全天候通关的口岸,在“双城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去年有一项工程还曾获评典范项目。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征集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建筑师负责制典型范例的通知》有关工作安排,经组织申报、初审和专家评审,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设工程被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定为广东省工程总承包典型范例项目。
01 项目介绍:皇岗口岸重建的第一步
皇岗口岸地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心两翼”规划布局的核心,是联系合作区深港双方园区的重要口岸。自1989年开通以来,历经30年的风雨洗礼,亟需通过全面升级改造优化通关环境、提升通关效率,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生产全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出的新要求。
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设工程是皇岗口岸重建的第一步,项目位于皇岗口岸货检区域内,总投资35468万元,设计通关能力为旅客3万人次/日,客车3000辆次/日。包括新建临时旅检大楼、配套查验用房、设备用房等,客车查验通道16条,旅客查验通道40条,人行通道及广场12000平方米,车行道30000平方米,人行天桥约2000平方米,改造公交及出租车场站12000平方米。
图片△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成后航拍图
市建筑工务署根据项目特点精心策划,确定围网工程提前开工,保证了开工节点,同时可以开展项目前期手续和招标等各项工作,为后续工作赢得了时间。
“优势互补 紧密配合”
“精细化管理”
“装配式优势”
“BIM技术”
“全过程投资管理控制”
确定建筑规模后,一个月内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和评审工作,确定了投资匡算。招标时严格约定措施费用、变更条件、概算完成时间、结算方式等并在实施过程中分阶段确认图纸,所有图纸确认后即申报概算。同时严格按约定控制变更,竣工后及时办理结算。
管理成效
实现快速建造
克服“边通关边建设”的困难,项目仅用时9个多月建成,体现了新时代的“深圳速度”。
实现绿色建造
建筑主体钢结构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可循环利用,大楼全部采用12米跨距的统一模数,构件可通用,在临时旅检大楼拆除后可实现异地建造。装配式施工工艺减少了模板等周转材料的使用,并减少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通过优化设计,尽量利用现有场地的地面,减少建筑垃圾外运。同时对原来的查验设备进行了充分利用,减少投资浪费。
实现智慧建造
BIM技术与运维系统的运用,让旅客的通关体验更舒适,运维管理更方便。创建智能建筑运维系统,形成数据集成和BIM建筑设备可视化,实现运维系统的数据化、智能化、实时化。项目获得第二届“物联杯”IOT+BIM设计运维大赛三等奖,第十一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二等奖。
安全管理创成效
项目虽是应急工程,但现场施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工务署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在2020年第一季度深圳市住建局亮剑行动中登上红榜。
投资控制
建设总投资严格控制在概算批复范围内,并在竣工当年完成结算评审。
皇岗口岸重建分三步走:首先在货检区建设临时旅检场地,建成后转移旅客和客车通关,再拆除老联检楼片区老旧建筑,最后在原址重建新口岸。
目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临时旅检场地建设工程和老联检楼拆除均已完成,正在进行第三步新皇岗口岸的建设。其中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正在开展主体结构施工,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正在开展基坑工程施工。
内容来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文体工程管理中心、深圳晚报、幸福福田。
转载来源:本文转载自深圳市建筑工务署。